最新文章
【設計】平面設計究竟是什么?
在生活中,我們時常有想要對外宣布、售賣物品,或是娛樂、說服他人,亦或是闡釋復雜系統、演示某個流程等諸多需求,總歸是有一些信息期望傳遞出去。那該如何去 “傳遞” 呢?或許你可以逐一跟人講述,或者借助收音機、擴音器進行廣播,這屬于口頭交流的方式。然而,要是運用任何視覺媒介來傳達信息,比如制作一張海報、書寫一封信函、打造一個商業標志、設計雜志廣告,又或是創作專輯封面,哪怕只是進行電腦打印輸出,那便運用到了一種視覺交流形式,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圖形設計。
圖形設計師會和各種各樣的元素打交道,像是繪圖、繪畫、拍照得來的圖像,以及計算機生成的圖像等,而且他們還會去設計各式各樣的字體,這些字體可用于構成電影字幕、電視廣告、書籍、雜志、菜單,甚至電腦屏幕顯示的內容等。設計師們通過精心創造、審慎選擇以及巧妙組織這些元素,包括文字、圖像以及周邊的 “空白” 部分,從而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遞。可以說,平面設計早已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小到口香糖包裝紙,大到巨型的廣告牌,還有我們身上穿著的 T 恤衫,平面設計在其中發揮著說服、組織、刺激、定位、識別、吸引注意力以及帶來愉悅感等諸多作用。
平面設計實則是一個將藝術與技術相融合,以此來傳達思想的創造性過程。設計師會運用各類通信工具,把客戶想要傳達的信息傳遞給特定的受眾群體,而圖像和文字排版便是其中最為主要的工具。
基于圖像的設計
設計師會精心構思圖片,用以表達客戶期望傳達的想法。要知道,圖像作為一種溝通工具,其蘊含的力量往往超乎想象,極具吸引力,它不僅能夠傳遞具體的信息內容,還能傳遞出相應的情緒與情感。人們對圖像所做出的反應,會受到自身個性、過往聯想以及生活經驗的影響。就好比,大家都知道辣椒是辣的,當把這個認知與相關圖像相結合時,便構成了一種視覺上的巧妙表達。
在基于圖像的設計里,圖像需要承載完整的信息,基本無需文字輔助。這些圖像的來源多種多樣,可能是通過攝影、繪畫、繪圖或是圖形化處理等不同方式呈現出來的。當設計師判定在某個特定情境下,一幅圖像確實能抵得上千言萬語時,便會采用這種基于圖像的設計方式。
類型設計
在部分情況下,設計師會依靠文字來傳遞信息,不過他們運用文字的方式和普通作者有所不同。對于設計師而言,文字的外觀與其本身的含義同等重要。無論是通過印刷排版呈現出來的文字,還是手寫的文字,其視覺形式都具備諸多溝通功能。它們能夠在海報上迅速抓住人們的注意力,在產品包裝或者卡車上清晰地展示出產品名稱,還能像書籍排版那樣對文本內容進行合理呈現。設計師就是擅長以印刷、膠片、包裝或者標志等視覺形式來展現信息的專業人員。
不妨設想一下,當面對一個看似普通的印刷文字頁面時,若要對其進行重新設計,需要考慮哪些方面呢?是不是要更換字體或者調整字體大小呢?要不要把文本內容分成兩列較窄的排版呢?還有段落與行之間的空白間隔又該如何處理呢?是選擇對段落進行縮進,還是用一些裝飾性的文字作為開頭呢?又或者還能有哪些別樣的處理方式呢?是否要改變加粗的字詞,改用斜體或者下劃線來突出呢?在做這些決策時,設計師需要對基于文字類型設計的信息以及目標受眾進行全面評估。
圖像和類型的結合
通常,設計師會把圖像與文字排版有機結合起來,以便向受眾準確傳達客戶的信息。他們會深入探索文字(排版方面)和圖像(攝影、插畫、美術作品等)所蘊含的創造性可能。設計師不僅要去尋覓或者創作合適的字體與圖像,更要在二者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狀態。
設計師就像是客戶與受眾之間的橋梁。一方面,客戶往往由于太過熟悉自身想要傳達的信息,以至于難以清楚知曉信息可以通過何種方式更好地呈現出來;另一方面,受眾群體通常較為寬泛,很難對信息交流的具體表達方式產生直接影響,而且讓受眾參與到創作過程當中也絕非易事。與客戶和受眾不同的是,圖形設計師經過專業學習,懂得如何構建信息內容以及怎樣成功地將其呈現出來。他們會和客戶緊密合作,深入理解信息的具體內容與目的,同時還常常與市場調研人員以及其他相關專家協作,以充分了解受眾的特點。一旦確定了設計概念,設計師便會與插畫師、攝影師、打字員、打印機以及其他制作方面的專家一同協作,打造出最終的設計產品。
符號、標識和標識類型
符號與標識屬于比較特殊的、高度濃縮的信息形式或者說是標識符。符號是對特定概念或身份的一種抽象表示,像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 “眼睛” 標識以及蘋果公司的 “蘋果” 標識等,都是典型的象征形式,人們一看便能知曉它們代表著特定的概念或者公司。標識則是基于特殊排版處理的企業標識體現形式。有些標識符屬于混合類型,是符號和標識的組合體。而要創建這些標識符,設計師必須對所代表的公司或者理念有清晰明確的認知,同時也要精準把握信息所針對的目標受眾情況。